首页 > 诗文 > 王泠然的诗 > 古木卧平沙

古木卧平沙

[唐代]:王泠然

古木卧平沙,摧残岁月赊。

有根横水石,无叶拂烟霞。

春至苔为叶,冬来雪作花。

不逢星汉使,谁辨是灵槎。

古木卧平沙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一棵古树横卧在沙地之上,它备受摧残树龄已经老大。

树根横穿进石缝中寻求水分,也没有叶子来拂动烟霞。

春天到了枝上滋生苔藓当叶子,冬天枝上落雪如开花。

没有遇到银河的使者,谁能辨认出这就是上天的木筏?

注释

平沙:指广阔的沙原。

岁月:年月。泛指时间。赊:久远。

水石:指流水与水中之石。

烟霞:烟雾;云霞。

春至:春天来到。

星汉:指天河,即银河。

灵槎(chá):能乘往天河的船筏。槎:木筏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国忠 等.唐代试律诗.合肥:黄山书社,2006:4-5

古木卧平沙创作背景

  此诗《文苑英华》卷一八七入“省试”类。《石仓历代诗选》卷三十三,题前有”试“字。清人试律诗选本,亦多选之。此题唐人存诗仅此一首。从王泠然无落第记载,极其中第后经历诸多而年寿不永推测,此诗极有可能即是开元五年(717年)应试时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国忠 等.唐代试律诗.合肥:黄山书社,2006:4-5

古木卧平沙鉴赏

  此诗首联上句直接从正面破题,下句承写诗题中之“古”字,一“赊”字形容年代久远,是对“古”字的申写,同时总起全诗。次联主要具体描写古木的卧姿。一“横”字暗暗点题。三联上句承写二联下句的“无叶”二字。此联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描写古木,不言古木无叶无,而言其春以苔为叶,冬以,极其巧妙灵动,得艺术辩证法三昧。然而,无论春夏秋冬,古木始终无叶无,毫无生机,人们不禁要问:如此古木又有何用?这便逗出末联作一突起,指出此木乃良材,只可惜不遇伯乐而已。此联在这一表层意义的背后,蕴藏着作者的寄托,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赏识,以有所作为的迫切愿望

  此诗产生的时代比较早,八句,与一般试律诗的六韵十二句略不同,为后人提供了有唐早期试律之范本。

王泠然简介

唐代·王泠然的简介

王泠然(?692--?725),字仲清。太原(今属山西)人。开元五年登进士第,后官太子校书郎。曾上书张说自荐,未果。秩满,迁右威卫兵曹参军。工文赋诗。气质豪爽,当言无所回忌,乃卓荦奇才,济世之器。惜其不大显而终。有集今传。

...〔 ► 王泠然的诗(6篇)

猜你喜欢

赠程洁庵五首 其三

元代李道纯

庵儿洁净元无物,只个琼蟾养在中。功备炼成三五一,光辉南北与西东。

海幢寺

李符清

城市忽已隔,林泉遂见招。盈盈涉珠江,望眼增迢遥。

小艇呼蜑人,驾以木兰桡。僧雏解好事,为我茶瓜要。

以行自西山还相访

明代何景明

闻汝西山去,题诗十日还。独行翠微里,应到玉泉湾。

石璧云孤袅,冬岩菊自斑。烟霞发妙思,高咏眇尘寰。

送李志宁归省

明代程通

孝子别成均,南归楚水滨。檐头缃帙旧,庭下綵衣新。

去路江梅馥,来时禁柳青。都门频送客,我亦倍思亲。

屏翁领诸孙小集亦龙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诗次韵

宋代戴炳

结屋新亭好,登临雅兴长。心融八窗白,尘隔九衢黄。

泛菊金英碎,尝粳玉颗香。更期梅着蕊,来赏小春光。

虏廷感赋

唐代赵延寿

黄沙风卷半空抛,云重阴山雪满郊。

探水人回移帐就,射雕箭落著弓抄。